2018年山東聊城熱軋無縫鋼管行業整體走勢總結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,鋼鐵行業取得穩中向好的態勢,產需基本平衡。中鋼協數據顯示,2018年前11個月,全國生產生鐵、粗鋼和鋼材分別為7.08億噸、8.57億噸和10.13億噸,同比分別增長2.44%、6.73%和8.3%。價格方面,前11月鋼材價格指數平均為116.52點,同比上漲9.86%。 鋼鐵企業效益也明顯好轉。2018年前11個月,會員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.76萬億元,同比增長14.17%;實現利稅4149億元,同比增長50.14%。利潤方面,會員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總額達2802億元,同比增長63.54%,銷售利潤率達7.45%。 同時,2018年鋼企負債率在2016、2017連續兩年下調的基礎上,再度下降3.39個百分點至65.74%,超半數會員鋼企資產負債率降至60%以下。 于勇表示,2018年鋼鐵生產的持續增加,既有填補去除“地條鋼”后騰出的市場空間的因素,也有國內市場需求增長以及產能過快釋放的因素。 冶金工業規劃院院長李新創表示,2017年以前,部分“地條鋼”產量未納入統計,在取締后,市場需求由合法合規的企業產品填補。根據冶金工業規劃院數據顯示,2016到2018年,我國共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.5億噸,同時淘汰“地條鋼”1.4億噸。 與此同時,鋼材出口方面,結構明顯優化。2018年前11月,全國出口鋼材6378萬噸,同比下降8.6%,進口鋼材1216萬噸,同比增長0.5%,進出口相抵折合粗鋼凈出口5377萬噸,同比減少629萬噸,出口量連續3年下滑。但是,出口金額則大幅上漲。前11個月,鋼材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1.2%。 于勇說,在鋼材出口結構的優化下,高端產品出口比例提高,出口單價上升,因此出現鋼材出口數量下降的同時出口額增長。 2019年鋼鐵需求或小幅下滑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《2019年我國鋼鐵需求預測成果》顯示,預計受建筑、能源、汽車等行業用鋼需求下降影響,2019年我國鋼材需求總量將小幅下滑。這是此輪鋼鐵行業在經歷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連續3年上漲后首次進入收緊通道。 對此,于勇表示,我國仍是全球最大的鋼材消費市場,但隨著經濟結構調整,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由投資轉向消費,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新經濟增長點對鋼材需求強度明顯減弱。 從下游需求方面,中鋼協相關調研顯示,2018前11月,基礎設施投資(不含電力)增速企穩回升至3.7%,國家相關補短板政策的出臺,對鐵路、公路、機場等領域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,預計在積極財政政策的支持下,2019年基礎設施投資有望從低谷回升至10%以上。具體來看,2019到2020年間,鐵路需求量保持在2600萬噸左右,公路方面需求2700萬噸左右。 在造船和集裝箱行業領域,盡管2018年造船完工量有所下滑,但新承接船舶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繼續保持增長趨勢;集裝箱產量繼續保持增長,但增速有所放緩。因此,上述兩行業2019年預計延續向好局面。 與此同時,用鋼重點行業中,房地產、汽車或下滑。中鋼協上述調研報告指出,房地產市場增長整體偏緊的方向不會有大幅調整,房地產市場銷售疲軟、高周轉策略不可持續,預計2019年房地產投資和新開工面積增速會回落。 于勇指出,建筑行業是鋼材消費最大的行業,大約占鋼材消費量50%。其中,房地產建設用鋼又占整體建筑用鋼的50%,因此,在投資和新開工面積增速等關鍵指標回落的背景下,鋼材需求也會小幅下滑。 “受稅收政策調整的影響,我國汽車產銷出現了28年來的首次下降。”于勇說,目前來看,汽車低速增長是消費提前透支下的回落。預計汽車用鋼需求變化不大,但汽車板生產企業盈利水平將有所下滑。